不迷信看实力!郎平亲自率队打破这一定律,重视个人特点不重地域
曾经在中国女排流行着一种说法,那就是“无川不成军”,在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到2015年世界杯再次夺得历史上的第8冠,无不例外地都有四川籍的国手参加,一时间都觉得世界大赛想要夺冠,没有四川女排的队员加入,是不可能夺冠的。郎平二次出山,率队夺得2次世界杯和1次奥运会冠军,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郎平首次打破了“无川不成军”的定律,之后2019年世界杯也没有四川籍队员入围,也证明郎平做主教练不信邪,只看技术不看地域。
在1981年-1986年中国女排最辉煌的5连冠时期,球队涌现了张蓉芳、朱玲、梁艳和巫丹等赫赫有名的川妹子,四川女排曾经4夺全运会冠军,也是当之无愧的国内霸主。当时在世界排坛威震四方的中国女排,靠的是顽强不息的防守、流畅的防反和全面的技术和欧美高大队伍抗衡,洛杉矶奥运会正是川妹子张蓉芳扣中了夺冠的最后一球,3-0战胜美国夺冠。
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周期,再夺2次世界冠军,这个周期队中依旧有四川副攻陈静在队。陈静曾经是赖亚文退役后,中国女排在悉尼奥运会的主力,但是身高只有182CM,进攻只有双脚起跳的背快球,拦网水平有限,但是保障技术比较过关,雅典周期基本沦为了赵蕊蕊、刘亚男、张萍的替补。
2013年郎平二次担当中国女排主教练,在2015年世界杯再次率队夺冠,这是继雅典奥运会之后时隔11年再夺站上世界最高领奖台,这次比赛中,依旧在副攻线启用了四川的张晓雅。不过张晓雅最终入围世界杯阵容,还是要感谢队长惠若琪、副攻徐云丽以及接应杨芳旭的因伤缺阵,得以替补进入最后的参赛名单,并且在对阵弱旅的比赛中出场。
在里约奥运会前夕,虽然张晓雅依旧入选了国家队大名单,在集训期间也参加了瑞士女排精英赛,但是终究在和颜妮、徐云丽、袁心玥的比拼中,因为攻拦技术有全方位的差距,遗憾落选了奥运会阵容。正在外界担心“无川不成军”的定律要实现时,郎平却率领年轻的中国女排用3场漂亮的反击战最终逆袭夺冠。
四川女排在五连冠时期之所以有多位实力干将在国家队打主力,是因为当初的中国女排走得是“小快灵”的路线,四川女排的队员正好符合这样的特点,而到了新世纪,特别是郎家军在里约和东京周期,走着高快结合的道路,四川女排在身高上普遍较矮,先天性的不足,网上吃亏太大,目前年轻选手特点不突出,东京奥运会基本上延续“无川也成军”的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