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奴 摄影供图撰稿
建于1972年的漳州训练基地,曾经建立过两次中国女排纪念馆,收藏了许多珍贵文物和史料图册。仅有的两次建纪念馆,笔者都有幸参与。第一次是在1985年,为了迎接“漳州中国女排三连冠纪念碑奠基仪式”,并举办“排球热心者漳州大联欢”活动,而建立中国女排纪念馆。地点在基地南区运动员大楼一楼,内容以袁伟民率队勇夺三连冠为主题。突出中国姑娘拼搏精神,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参观者络绎不绝。
(郎平陪同古巴女排名将路易斯参观,同是世界三大扣手之一。)
虽然仅仅只有一个展厅,面积60平米左左,容纳陈列毕竟相当受限。但是,参观者中却都是鼎鼎大名,国内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就有:习仲勋,万里,方毅,胡乔木,陈慕华,彭冲,赛福鼎,陈丕显,刘澜涛,班禅.额尔德尼,杨成武,王任重,王炳韩,李井泉等。国外人士日本大松博文夫人,日本女排教练山田重雄,古巴女排及名将路易斯,尼泊尔,泰国女排一行等,也到现场参观了。
(开馆正逢全军漳州会议,全体人员参观女排纪念馆,笔者客串讲解员。)
2000年6月,漳州市委为广泛宣传弘扬的"中国女排精神"。决定将"中国女排纪念馆"扩大并搬至基地北区,内容延伸到五连冠,展馆面积三厅为250平方米。漳州市委宣传部长吴玉辉挂帅,经费保证。省市体育局、基地,市宣传部都抽人参加,组织布馆阵容。笔者作为曾经参训者和撰稿者,也被抽调参与始终。纪念馆设在中国女排腾飞馆一楼,座向一致。这次建立的纪念馆,延续至今。
(左四为笔者,在布馆完毕后,还负责培训了三名解说员,图中挂蓝牌者。)
纪念馆由中展厅与左右两展室组成,三个部分互为补充,以利参观分流。入口处竖立一个高2.8米、宽5米的中国女排灯箱照片,栩栩栩如生。馆藏征集了244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加上中国女排获得的各类荣誉奖章、奖状、奖杯。有不同年代的签名排球,有各种题词、刊物和画册。还珍藏了中国女排姑娘训练时,使用过的实物。并出版了笔者与谢雨森先生合撰的作品《世界冠军的摇篮》,袁伟民教练欣然作序,《闽南日报》主编江福全题写书名。
(入门正面,中国女排全家福灯箱照片。)
左展室分为前言和序,分五个单元。中央摆放着一个直径约1米的转动排球,上有女排姑娘签名。参观者每经过此球,无不争先恐后拍照留念。展室技术含量大为提高,配以声光电效果,受众交口称赞。右展室由七个单元组成,室内最惹眼的是:中国女排竹棚馆模型。此处最招围观,最让人触景生情。还有磨破的护膝、帆布背心、破旧的运动服、训练的实心排球等,都仿佛在诉说着拼搏的历程。
2003年,2004年,陈忠和教练率领中国女排,时隔17年复夺世界杯和雅典奥运会双冠。漳州相关部门与训练基地准备拓展纪念馆内容,扩大纪念馆面积。笔者也参与其中,然而,只因地点和面积问题成了瓶颈。到了郎平再度上位,再创辉煌,先后拿了三回世界冠军。可是,扩馆事宜仍然受限,场地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
2020年,漳州启动“中国女排娘家项目",基地南区33亩地,除冠军楼保留外,其余基本上拆除,拟建新的中国女排纪念馆,增建雕像,提升中国女排胜利公园品质和内涵。消息传开,中国排球人和全国球迷无不欢欣鼓舞。大家都在期待,期待着"中国女排精神展示地"的竣工验收那一天!期盼着一次鲜活无比的精神食粮。
(第一次回国执导中国女排的主帅郎平,左二。担任副帅的陈忠和教练,左一。)
(左一栗晓峰教练,右一林榆廷教练与笔者参观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