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大型钩机的轰鸣作业声中,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新华北路与漳福路交汇处的七建宿舍3号楼被拆除。这是漳州“中国女排娘家”基地项目实现整栋拆除的第一栋楼,标志着漳州“中国女排娘家”基地项目征迁工作进入新阶段。
1972年,为了发展排球事业,国家体委决定在我国南方建立一个排球训练基地。经过多番考察后,最终将基地选址于漳州。当时的训练馆是个竹棚子,6块场地上铺的是煤渣、红土和沙子混合在一起的“三合土”。球员在场地上摸爬滚打一堂课,身体就被泥土“撕掉”一层皮,可她们没有一个叫苦的。
“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这就是漳州基地当年的“竹棚精神”。陈可辛执导的电影《夺冠》也是在漳州开机启动的,剧组还在漳州进行了考察,后来又搭了一个和当年的竹棚一模一样的基地。
漳州基地有幢白色的房子,叫“冠军楼”,这里也曾经是女排姑娘的宿舍。上世纪80年代,漳州排球训练基地的工作人员住宿条件很艰苦,基地准备给职工盖新房。可看着女排的生活条件也不好,员工便把盖职工宿舍的钱捐出来,造了“冠军楼”供女排使用。1992年,这里还建起了一座“中国女排腾飞馆”。
40多年来,中国女排先后40多次到漳州集训。如今,由于漳州城建规划需要,将对中国女排基地进行重建和翻修。基地将保留中国女排腾飞馆、室内羽毛球馆和目前中国女排训练馆,拆除女排公寓等部分建筑。
在原有女排公寓的地块上,将新建一栋高达15层的运动员大楼,届时采取高标准建设,可以接待国内外更多团体来训练。改建后的漳州基地,可以承办类似于北仑基地一样的国际性女排比赛,让更多漳州本地热爱排球的球迷能在家门口观看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