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28日讯:相信对于喜欢中国女排的球迷来说,都非常清楚,朱婷是中国女排的一队之长,也是队中最核心的球员,同时一直是全队当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因此,当共青团中央和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共同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授予她的时候,全国的球迷都给予很热烈的响应,并给出积极评价。朱婷本人作为获奖者,也是表达了得到这份荣誉,自己非常光荣的想法。同时,她在表态发言时,说出了这样的话语:我是中国女排的队长,我是代表这个团结奋斗的集体来接受这项殊荣。
相信球迷们看到朱婷这样的表态,一定会心中充满感动和喜悦。记得前几天,在提前得知朱婷获得这项荣誉的时候,有很多球迷都为朱婷开心。可是依然有一部分球迷提出:中国女排所取得的成绩,是整个集体共同取得的,也是全体球员,教练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为什么把荣誉只给到某一个人。这样对其他的球员公平吗?我们从朱婷的表态发言当中,不难看出,球迷当中所产生的疑问,其实朱婷早就想到了。她本身就是谦虚低调,满满的正能量。
明明自己是中国女排这个大集体当中最优秀的一员,但朱婷却从不因功自居。依然光荣归功于整个女排集体。并且,愿意把荣耀与姐妹们一起分享。这是朱婷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何为女排精神。也让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了解到,女排精神是一种共同努力,也是一种相互成全。朱婷的获奖也让我们联想到近期,关于李盈莹和张常宁谁能力更强的争论。
依然记得张常宁刚刚进入国家队时,是在主攻和接应两个位置来回调。正如她自己说的那样,打两个位置,怎么说都是没有打一个位置舒服的。因为自己需要在进攻和拦网,以及一传和防守方面,不断调整。但是球队当时接应位置上,人员不充足,主攻位置上,惠若琪的一传保障十分出色,但是在前排,的确有时候不下球。特别是在惠若琪面临前排两点攻的时候,出现卡轮的情况比较明显。因此,张常宁就需要扮演好主攻接应摆摇人的角色。在球队需要亲自己站出来的时候,上场去发挥作用。
近两个赛季以来的李盈莹,其实和当年的张常宁有很多相似之处。尽管她并不像张常宁那样,经常要在接应和主攻的位置上来回调换,但是她却需要在加强进攻,发挥自己左手进攻特点的同时,也提升一传保障的效果。同时,为接应位置上的队友,分担进攻压力。总之,两个人在主攻位置上,都是因为和其他同位置的队友能相互弥补,真正做到好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才实现了在场上作用的最好发挥。
我们在李盈莹和张常宁,朱婷,或者刘晓彤一起出战时,也总是能看到三位大姐姐不断给李盈莹各种提醒和鼓励。可以说,正是四个人共同组成的主攻线的集体闪光,才让朱婷比大家刚一出道时轻松了许多,进攻效率更高了,整个人却不需要那么急躁和过于压抑了。是主攻线上的三名队友,一起托起了她。朱婷走得快,其他三位队友也都没有掉队。这才让中国女排的主攻线,成为世界女排强队当中,最强的主攻线。当然,在中国女排主攻线实力突出的同时,全队其他四个位置,也就是副攻,接应,二传,自由人,每一个位置上的队友同样没有放弃过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
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让中国女排不至于出现过于明显的短板。即使接应位置经常被一些球迷看来进攻有点偏弱。但是龚翔宇和曾春蕾则用他们在一传保障端的全面性和稳定性,为主攻和副攻位置进攻打开局面创造了条件,从而促进了整个中国女排在进攻端的多点开花。朱婷的荣誉属于她个人,更属于整个中国女排集体。让我们一起祝福朱婷,还能赢得一个又一个荣誉。并向着更好的未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