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25日讯:相信对于中国女排的球迷来说,虽然奥运延期令姑娘们又长大一岁,这让多名主力年纪并不算小的中国女排看来似乎遇到了卫冕方面的更大困难。但是对于更多的球迷来说,在看到从各方面媒体了解到的,中国女排近期的封闭训练效果来看,则完全不用为姑娘们的体能和状态担心。反而有很多媒体开始提出,如果各国的疫情依然不能在短期内得到缓解,由于他们的集中训练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中国女排在配合默契度,以及球员状态的调整方面,将会一骑绝尘,把几支主要对手的球队越拉越远。
那么,对于一向被认为拥有着最强主攻线的中国女排来说,为了奥运卫冕,全队的主攻线位置,是不是就没有太大提升空间了,也不需要做太大调整了呢?大家的这种保守的思维,当然不是郎导的选择。我们从郎导一直让刘晏含跟队训练来看,也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即使中国女排的主攻线已经实力很强了,但郎导还会做一些调整和改变。只是这种调整和改变,并不是通过大家理解的人员变化上的,而是战术打法和球员在场上发挥作用上的。
首先,郎导不仅仅是近期,近一两年来,她都一直在强调和加强朱婷的战术攻训练。之前,很多球迷认为朱婷的扣球力量很大。这也是个客观事实。但是必须承认,由于身体素质的原因,朱婷和艾格努,博斯科维奇这种世界顶级的欧洲籍边攻手相比,力量上并不占什么优势。所以,郎导一个是强调朱婷进攻时的扣球点要么高,要么快。要么就是要在战术上打出更多的变化。这里的变化,可以有捅捅吊吊,也可以有冲进和拉三,还有多个位置上的后攻。也就是说,郎导一直在强调让朱婷有更多的进攻发起点。从而为全队的多点开花创造条件。而不是单纯只让朱婷打二四号位的定点强攻。
然后,郎导对于张常宁和李盈莹的使用,也同样是一直在做调整。那就是保证张常宁和朱婷的默契度,让张常宁在大部分场次做朱婷对角的同时。从不放弃对李盈莹一传保障能力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既不在各个强队面前,经常让朱婷和李盈莹一起上,也不完全在这种时候,放弃对李盈莹的使用。就是有一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给张常宁和李盈莹都有足够的机会,既要成为朱婷之外的另一个核心进攻点,同时又让两个人形成一种良性竞争。不局限于谁一定是朱婷的对角,而是可以其中的两个人配合打对角,也可以三个人一起上,有一个调整到接应位置。而且朱婷,李盈莹有时候还可以发生大主攻和小主攻的换位。总之,是在这三个人的位置变化上,不断做文章。
第三,关于刘晓彤和刘晏含。郎导也是下了一步活棋。未来中国女排的朱婷,张常宁,李盈莹的进攻和保障能力会达到怎样的水平和状态,再加上接应位置的龚翔宇和曾春蕾又会有怎样的进步和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刘晓彤和刘晏含的竞争结果。刘晓彤大赛经验丰富,什么时候上场,都是指到哪打到哪,属于郎导手里最“实用”的一张牌。而刘晏含则是特点突然,技术特点鲜明,只是一传方面的短板同样相对明显。这个时候,郎导其实一直坚持让二刘竞争,就是为了让中国女排的主攻位置,可以在了解对手情况,以及对对手的状态有明显认知的前提下,还可以在人员布局上有变化。最终保证中国女排战斗力更强,才是郎导用人的核心理念。
总之,中国女排的主攻线,看似不会有人员上的巨大变化,但是其中暗藏的变化,却不在一两个方面。我们需要一直保持关注,看看郎导会怎样让中国女排在东京奥运会上的战斗力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国女排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