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对于中女排运动来说,不是一个好日子。
这一天,中国排协和体育之窗公司历时4年多的商务合作寿终正寝。
对于双方来说,这都是一个无奈的选择,但双方已经没有继续合作的可能,分手也不失为一种好结局。
过去几年,体育之窗屡次拖欠中国排协费用,实际上,这家公司也没有能力再去运营排超联赛了。这多少有些令人不解,一方面,中国女排热度极高,受到全国人民追捧,另一方面,却是联赛的惨淡状况。
而当初,体育之窗CEO高宏在接受采访时,曾经信心满满,他希望“以中国人的智慧和中国人的方式,将排超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的IP”。
言犹其耳,体育之窗公司却已今非昔比,多少令人感慨不已。
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中国球迷对女排联赛的期望不是太强。
在中国,足球和排球联赛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当时,人们对市场化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能够通过联赛发掘人才,强大国家队,振兴足球和篮球。
但这种朴素的愿望也没有实现,因为中国足球和篮球的成绩都是一降再降。
反过来,这对联赛的更是一种打击。
而女排,却可能是别一种情况,国家队成绩本来就很好了,水平很高了,还有必要通过女排联赛来提高国家队的水平吗?
相反,国家队水平高,地方队水平参差不齐,球迷却可能接受不了这些水平不高的比赛。
第二,国家队与投资方的利益的矛盾。
鲜见中国著名企业投资中国女排,为何?
企业做事情,无利不往,如果国家队的训练会把联赛打的散糟糟的,影响企业利益,自然没有人愿意投资。
恰巧,中国女排就是这个样子。
2018-19赛季和2019-20赛季,中国排球超级联赛为了配合国家队的集训,大幅度缩短了联赛时间。
这让原本就少人问津的联赛雪上加霜。
赛制都不能固定的比赛,又何谈高度成熟的职业化联赛?
加上今年特殊的情况,女排超级联赛一下子要职业化看来是很困难了。
这多少会让人有些失望。
人们的理由有许多,比如,市场很好无法转化,比如球员的收入无法得到提升,比如球迷的获得感没了……
这些都事实,但对于中国人来说,比起中国女排的成绩,这些都不重要,换句话说,中国女排联赛有必要吗?甚至,如果联赛搞不好,会影响中国女排一直以来领先世界的成绩。
第一,联赛做大后,各种利益交织,国家队的训练能保证吗?
第二,中国女排的球员们,年龄小,文化层次大部分人比较知,这些不成熟的女孩子,经受得起市场的冲击吗?这真不好说。
第三,大量外国优秀球员来中国打球,是不利于中国队员的成长,还是有利中国优秀队员的涌现,这都不好说。
第四,资本进入联赛后,对女排的纯洁性,会有多少影响?
其实,也许我们真的不需要所谓的发达的女排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