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中国女排不敌日本,阵容强度悬殊的对垒,完成目标虽败犹荣

引言

回顾中国女排国家队在2019年赢得酣畅淋漓的胜利,莫过于在VNL国家联赛香港站以及南京总决赛中两胜意大利队完成“复仇”与突破,但同时也有不少比较可惜的场次,比如在5月份的瑞士女排精英赛中,磨合阵容的中国女排1-3不敌全主力的日本女排这一场。

复盘:中国女排不敌日本,阵容强度悬殊的对垒,完成目标虽败犹荣

中日女排比赛中

其实吧,总的来说,这一场对阵中同为亚洲球队的两队都有练阵的意图,只不过日本女排攻手配置出色,整体的完整度与中国女排的二队相比,高出一截。但是作为中国女排而言,这一场球虽然告负,但是锻炼磨合的目的达到了,也为之后国家联赛香港站的取胜奠定了基础。但是,中日这对“老冤家”斗智斗勇多年,对于广大球迷而言,输给日本队这个比赛结果有些难以接受。

那么,我们还是再来回顾和总结2019瑞士女排精英赛时这场并非针尖对麦芒,但双方各自怀着“鬼胎”的中日女排对阵吧,或许透过比赛,我们能够看到教练组更多的意图,以及中国女排更多的战术组织与构建的框架,以下分成两个部分来剖析。

第一部分:中国队阵容结构缺陷,三轮次被对手破局

比赛首发上,中国女排的进攻线上主攻为刘晏含与李盈莹的搭档,接应为郑益昕,而在一传体系中,李盈莹和郑益昕六轮,刘晏含几乎被释放。这看上去有些奇怪的边攻配置在这一届的瑞士女排精英赛却是球队主要磨练的方向,包括李盈莹的一传防守能力、郑益昕的副攻改造接应以及刘晏含的实力正名。目的没有错,但是这么做从比赛一开打就被日本队找到了“漏洞”,主要是郑益昕轮转到3号位和2号位的两个轮次(如下图,球员姓名已简写)。

复盘:中国女排不敌日本,阵容强度悬殊的对垒,完成目标虽败犹荣

图为第一局,郑益昕轮转到2号位球员站位

具体来说,在这两轮中球队都是三点攻,而且强攻突破能力较为突出的刘晏含在前排,纸面而言属于我们的强轮。那日本队是怎么做的呢?第一招:发球冲击,通过精确的发球找到了参与后排一传的郑益昕,去减轻2号位与3号位的进攻威胁;第二招:牵制李盈莹,因为她同在后排有一传任务,无法和二传配合起后攻,那么中国队几乎就只有4号位一点攻了,也就是刘晏含这一点,通过上图可以明显看出其他两个点的进攻球员已经无法归位。

复盘:中国女排不敌日本,阵容强度悬殊的对垒,完成目标虽败犹荣

郑益昕

于是,强轮成了弱轮,甚至是一点攻的弱轮,2号位的进攻直接丢了,而且一传在郑益昕、李盈莹和自由人林莉的保障下并没有很高的到位率,使得刁琳宇在进攻的组织上显得很被动。

而在郑益昕来到4号位,李盈莹到2号位的轮次,中国队采用了两人下撤接一传的体系,直接让两人的进攻威胁大打折扣,任何一人一旦在发球上受冲击,几乎就无法回到本位完成进攻了,单依靠3号位的副攻怎么够呢?

复盘:中国女排不敌日本,阵容强度悬殊的对垒,完成目标虽败犹荣

中国女排球员们

以上三个轮次的孱弱直接导致中国队第一局的失利,但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日本队的战术体系却简单清楚,效果出色,同是接应参与六轮一传,但前排主攻一下撤,后排主攻就会准备后攻丰富进攻手段,本身发挥优秀的同时也破了中国队布下的局。

第二部分:中国队被“看穿”,三个问题导致败局

在第二局,中国队见形势不妙换上了来自山东队的杜清清,她的上场帮助了球队在一传、拦防和进攻上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是球队的问题依旧显露了出来,主要是以下三点。

  • 1.二传:传配合理性与反击速度

相比于一传上的起伏与波动,中国队在二传传配球的合理性、隐蔽性上均不足,尤其是刘晏含与杜清清这两个点,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李盈莹53次扣球成了全队核心进攻人,在承担一传压力的前提下打得很艰难。而在反击环节,即便是一传和防守到位了,也没能加快组织的速度,形成反击能力,这两点主要问题在于刁琳宇。

复盘:中国女排不敌日本,阵容强度悬殊的对垒,完成目标虽败犹荣

刁琳宇与队友们

  • 2.李盈莹无法保障攻防两端

由于是全队的核心攻手,李盈莹成为了日本队主要的发球追击对象,而她又需要完成六轮一传,在接发都倍感吃力的情况下,她确实难以在进攻成功率上有提升,因此她也短暂的成了球队的“黑洞”,失分高过得分。

  • 3.主帅安家杰的能力不足

球队主帅在比赛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需有冷静思考和快速应变、调整的能力,临场的排兵布阵和调兵遣将都在考验其综合能力,但在这一场比赛中,安家杰显然一般。比方说,在第二局,刘晏含打接应,球队在反轮没有换位,直接在前排跑动遮挡后排李盈莹一传判断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2号位的威胁,等于是“自废武功”。

复盘:中国女排不敌日本,阵容强度悬殊的对垒,完成目标虽败犹荣

安家杰指导球员们


总结

在中国队1-3输球的过程中,其实也有本可以闪光的地方,但是没有发挥出来实属可惜,例如在第一局、第三局与第四局中,中国队用了三种不同的阵容来应战,但是其中不同的特点均未体现。

第一局的打法是保障接应体系,第三局的打法是四人接一传体系,第四局的打法则是解放一传的强力接应体系,但是不论接应是否参与一传,其本身的能力都没有很好地融入进球队的战术中,郑益昕是一位脚下灵活,战术手法多样的球员,但是场面上有的只是她平凡的进攻和一传能力,没有亮点。以及在第四局出任强力接应的刘晏含,受二传传配的制约,隐去了原本出色的强攻能力,放大了防守端的短板。

复盘:中国女排不敌日本,阵容强度悬殊的对垒,完成目标虽败犹荣

李盈莹

这场比赛已经是过去式,而且中国队考察了球员,磨合了多套阵容,对于输球的结果自然不是最看重的,但通过比赛的回顾与分析,我们还是应该从中汲取经验,从失利中看到年轻球员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加强的地方,比如教练组尝试的郑益昕的接应改造之路以失败告终,比如刁琳宇在替补二传的竞争中不敌姚迪逐渐掉队等等。

因此我认为,单纯地看中国队1-3输给日本队这个赛果是不够全面的,在输球背后其实有更为深层次的考量和目的。胜不骄、败不馁,中国女排才能走得更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