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16日讯:今天,看到“每日东台”账号,对中国女排面对世界杯和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的重视程度问题进行了分析。其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女排对于女排世界杯这种传统的三大赛的概念过于注重,而面对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这种新兴赛事,则有些重视程度不够。同时,教练组还表现得“畏首畏尾”,并且不敢于挑战更高的荣誉。甚至,提出中国女排这是想把顶级荣誉和不菲的奖金留给外国队——比如美国女排,让人颇为不解。在这里,本人想对这一观点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并且声明自己观点,每日东台的这种结论,缺乏事实和理论依据。可以说是有些偏颇。
对一项赛事的重视有没有明确的界定?面对奖金,中国女排又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才叫正确?这个问题,其实很难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对于郎导来说,她上任以来,得到大家支持的声音的确是最多的,而对她提出反对意见的,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郎导在世界女排联赛,特别是家门口举办的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上,没有派出全部主力。因此,往往不能进入最终的争冠行列。经常是拿到铜牌就已经是不错的发挥了。同时,朱婷,张常宁,丁霞,袁心玥,颜妮等核心主力球员也不止一次缺席最终的世联赛总决赛。
这些问题,都成为那些球迷对中国女排,包括郎导不认同的主要原因。但是,大家应该理解,正是因为像美国女排,巴西女排,荷兰女排,土耳其女排等球队对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非常重视。所以郎导让轮换阵容,还有边缘国手参加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才更有意义。因为比拼的就是这几个强队,让年轻国手,还有边缘国手去碰碰这些硬茬,中国女排的板凳深度才能真正得到增强。
再有一点,塞尔维亚女排,意大利女排其实和中国女排一样,对世联赛总决赛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就比如去年的世联赛总决赛期间,意大利女排主帅马赞蒂很早就讲过,他们在参加总决赛之前,甚至连一次全队统一合练都没有进行过。塞尔维亚女排更是早早“弃权”,直接在好几站分站赛事派二队参赛,目标就是放弃总决赛,留出时间为奥运会蓄力,同时不让中国女排有对他们进行摸底的机会。
可以说,现在的几支世界顶级强队,巴西女排和美国女排是一直重视世联赛的比赛。特别是美国女排,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全队的球员当中,有一大部分都在欧洲和亚洲的顶级联赛效力,大家平时分散各处,很难有统一集训的时间。所以为了争取国家队的好成绩,需要全队抓住世联赛的比赛进行磨合和提升。从分站赛开始寻求配合中的默契度,打到总决赛刚好把状态调动好。巴西女排的球员虽然不像美国女排大部分在国外打球,但是统一集训的时间,也同样不长。而且老队员居多,既有在欧洲联赛效力的,也有经常已经开始享受生活,只是到了快要有比赛任务,才复出的。这些情况都决定着这两支球队需要通过世联赛的比赛提振士气,增加收入。毕竟他们不是大国家队,球员们需要用奖金来刺激愿意为国效力的意愿。
而中国女排则不同,球队的队员们在国内联赛打球的居多,比赛的含金量不算太高。这种时候,联赛锻炼队员的价值达不到国际大赛的标准,中国女排就必须通过这种商业赛事,特别是决赛阶段的比赛,来给有实力竞争中国女排正式参赛名额的年轻球员学习,锻炼,还有提高的机会。哪怕球队不能达到最高的奖金,但是对于全队整体实力的提升,又怎是几十万元奖金所能体现的?所以,我们还是不应该用自己的观念去束缚郎导和中国女排教练组的用人思维,相信,最终的奥运成绩,会证明郎导和教练组的选择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