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女排多次站上国际大赛的领奖台,以朱婷为首的“新黄金一代”成员,大部分都正值当打之年。但同时也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相比较于主攻、副攻等位置,中国女排在2号位的人员储备并不充足,随着杨方旭退役、曾春蕾也受到年龄和伤病的困扰,这个位置上仅剩下龚翔宇一人。尽管郎平指导多次海选接应,但是并没有太大的收获。
4号位的主攻位置上,郎平手中不但有朱婷和张常宁这两张“王牌”,而且,李盈莹、刘晓彤、刘晏含、段放等球员,也都具备很强的个人能力,中国女排在这个位置上人才济济。但是,球网另一侧的2号位接应位置,中国女排却青黄不接,近几年的排超联赛,一直没有优秀的年轻接应涌现,在杨方旭退役,曾春蕾又经常受到伤病困扰的情况下,龚翔宇在国家队几乎保持了全勤,大小赛事她都无法获得轮换的机会。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郎平指导另辟蹊径,去年的世界女排联赛,主攻出身的刘晏含,多次出现在了2号位的接应位置上。从实战效果来看,刚刚改打接应的刘晏含,虽然还没有完全适应新位置,但是郎平指导的这个全新的尝试,不失为一个新思路,而且,进攻能力超强、但是一传和防守环节存在明显短板的刘晏含,技术特点与打球风格,和如今国际排坛流行的“强力接应”比较吻合。
近几年的国际排坛,刮起了一股“强力接应风”,比如中国女排在国际大赛中的主要争冠对手意大利,在接应位置上就拥有埃格努,去年世界杯之前曾经长期排名世界第一的塞尔维亚,在2号位则拥有被誉为“世界第一接应”的博斯科维奇。而中国女排的打法则是以4号位球员得分为主,2号位的接应更偏重于保障作用。
虽然打法没有高下之分,但是郎平指导如果能打造出国产版的埃格努,可以令中国女排的战术更加多变和立体。所以,曾经在亚洲杯半决赛狂轰42分,创造中国女排在国际大赛中个人单场最高得分纪录的刘晏含,成为了郎平指导打造强力接应的首选。而且,刘晏含改打接应,可以说是两全其美,无论是对于她个人还是对于中国女排来讲,都利大于弊。
首先从个人的角度,刘晏含在主攻位置上一直备受争议,她虽然得分能力突出,但是一传和防守环节的短板同样十分明显。在人才济济的主攻位置上,刘晏含不但很难竞争主力,甚至连站稳脚跟都岌岌可危。但是改打接应之后,刘晏含面临的竞争压力就小了很多,在曾春蕾经常受到伤病困扰的情况下,刘晏含在接应位置上,有机会逆袭成功,获得东京奥运会的参赛名额。
从中国女排整体的战术打法来看,刘晏含被改造成强力接应,郎平指导的排兵布阵和临场调整,就有了更多选择和变化的余地,刘晏含强大的得分能力,能丰富中国女排的技战术风格,可以扬长避短,充分释放她在进攻端的天赋。因此,郎平指导有意将刘晏含往强力接应的方向培养,可以说是一箭双雕,这个尝试一旦成功,中国女排将迎来“国产埃格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