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求变合理!中国女排三夺奥运冠军风格各异,朱婷或创卫冕历史
中国女排自从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可以说从未缺席过任何一届奥运会,九次参赛共夺得三金一银两铜,三次奥运会夺冠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时代,每次夺冠时全队的技战术打法各不相同,具体都是根据阵容配备来指定战术,成功夺冠也说明中国女排创新求变的合理性,要跟上世界排球的发展趋势。历史上只有日本女排、古巴和巴西女排蝉联过奥运会女排的冠军,东京奥运会上拥有朱婷的中国女排有希望开创中国体育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那就是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蝉联奥运女排冠军的球队。
1984年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参加奥运会,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已经是众矢之的,连夺1981年世界杯和1982年世锦赛冠军后,各队都在瞄准中国女排潜心研究。本届奥运会小组赛中国女排1-3被东道主美国队击败,但是决赛两队再度相遇中国女排3-0实现完美复仇夺冠。此时的中国女排走的是小快灵的路线,全队平均身高不足180,无法和苏联、美国、古巴在网上对抗,主要依靠加强后排防守后一攻和反击进攻要求打落点,追求扣球的效果。
2004年雅典奥运会离着上次夺冠过去了20年,陈忠和作为主教练其实已经从事一线女排工作20多年,上任之后提出了“快速多变”的技战术路线,进攻中立足速度,杨昊的四号位平拉开、刘亚男的背飞都是世界上最快的战术,同时进攻不拘泥于一个点,强调多点开花,战术多变。周苏红的跑动、副攻位置的短平快、时间差、背飞、背错等等,最大限度地撕扯对方的拦防布局。中国女排成为雅典奥运周期战术最复杂、进攻速度最快的球队,在奥运会决赛中先输两局,仍坚持自身特点,啃下高举高打的俄罗斯夺冠。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的夺冠靠的是“高快结合”。队中的袁心玥身高超过2米,朱婷、张常宁、惠若琪、颜妮、徐云丽都在190以上,平均身高世界领先。但是郎平并没因有朱婷这个强点就走高举高打的路线,而是要求攻手全面发展,有高有快,这样的路线真要掌握好了在攻势排球的今天,对谁都不落下风。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出师不利,小组赛三败,但是淘汰赛相继战胜了巴西、荷兰、塞尔维亚夺冠。
每一个时代中国女排的风格都有不小的变化,也是根据国家队队员特点来制定具体走什么路线,或许和世界排坛的主流风格不一致,就像雅典奥运周期的跑动接应独树一帜,但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过和1988年和2008年两次奥运会作为卫冕冠军相比,中国女排东京奥运会实力并没出现下滑,卫冕可能性大增,朱婷成卫冕关键人物。